首页 资讯 正文

评论:黄金产业的迭代升级密码

体育正文 46 0

评论:黄金产业的迭代升级密码

评论:黄金产业的迭代升级密码

清末,烟台(yāntái)开埠后,西画包括油画、水彩画等陆续由外国人传入(chuánrù)境内(jìngnèi)。1933年,长岛人梁坤生在烟台成立坤生画社,成为烟台最早的西画学社。梁坤生红色革命画家的底色,为他传奇的一生增添了许多(xǔduō)神秘色彩。

梁坤生(1906-1970)出生在长岛县北长山岛花沟村。花沟村依山傍海、民风朴实,隔海相望,蓬莱(pénglái)、庙岛、大小黑山岛等岛屿尽收眼底(jìnshōuyǎndǐ),周边有九丈崖、月牙湾等风景胜地。梁坤生自幼喜欢绘画,在家人的支持下(xià),求学于沈阳奉天美术专门(zhuānmén)学校。

1924年8月5日,该校经奉天教育厅批准,由共产党员、上海美专(měizhuān)毕业生(bìyèshēng)韩乐然创立,租赁奉天城小西关西侧(xīcè)奉天省议会北街的一所民宅大院作为校址(xiàozhǐ),得到了阎宝航及奉天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帮助。学校设置西洋画、中国画专业,开设了美术史、哲学、用器画、构图(gòutú)学、解剖学等课程。

梁坤生(liángkūnshēng)勤勉读书,在欧阳予倩、鲁少飞等老师的谆谆教诲下,学习国学、编剧、漫画等知识。他用木炭条作画,刻苦练习(liànxí)石膏几何体和人物写生。学校经常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北陵、浑河、小河沿都曾留下梁坤生写生的足迹。由此,梁坤生的素描、油画取得长足进步,风景画更是造型严谨(yánjǐn)准确(zhǔnquè),质感、空物、光和色彩运用娴熟,广告画水平(shuǐpíng)也非常(fēicháng)高。

1931年秋天,东北三省(dōngběisānshěng)战乱频仍、民不聊生,梁坤生由(yóu)沈阳移居烟台,寄住在市内潮州会馆。梁坤生美术造型功底深厚、见多识广,高超的(de)绘画技能(jìnéng)很快(hěnkuài)为人所知。盛名之下,他(tā)为宝时造钟厂、新裕皮件厂等绘制过大型广告画。他绘制的广告画视觉冲击力强,凸显了产品的性能和形象,颇得各界人士(gèjièrénshì)的赞誉。同时,烟台育才中学、真光女子中学也先后聘请梁坤生为美术教师,许多人被梁坤生的艺术造诣所折服,拜师求教者日增。

为了造福(zàofú)乡梓,培养美术人才,1933年,梁坤生在烟台东太平街创办坤生画社,从上海购置各种美术用品、大宗仪器(yíqì),还有石膏模型、标本(biāoběn)等教学设备,在烟台招生,开始教授美术技法、广告画艺术。

坤生画社创造性地开设写生画、油画、广告画等(děng)课程。作为烟台最早的(de)专门培养(péiyǎng)西画人才的画社,坤生画社在教学方法上与过去的私塾或导师带徒等教学方法有很大不同,它(tā)将美术教育从传统的文人画,扩展到培养绘制技能,进而达到涵养美感与提升人格的层面,西学(xīxué)为用的教育改革框架开始在烟台逐渐建立起来。

不仅如此,坤生画社(huàshè)还关注和培养学生(xuéshēng)自身的创造力,注重涵养(hányǎng)人格、改造心性,与美术教育(měishùjiàoyù)有机结合,凸显了育人的作用。比如,坤生画社培养出的贾寿英毕业后创办了寿英画社,王珏则创办了王珏画社。两个画社均教授西画技法,涉及(shèjí)广告画,发挥了发展延续城市文脉的作用。

为(wèi)(wèi)满足地域美术爱好者(àihàozhě)的需要,梁坤生在烟台还创设美术速成班,4个(gè)月为1期,每周一至周五下午上课;设立两个班级,第一班授课时间为下午1时至4时,第二班为下午4时半至7时半。凡入学者须缴纳(jiǎonà)学费5元,期满发给毕业证书。美术速成班先后培养了近百名学员。

在梁坤生、贾寿英、王珏的接续带动下,烟台涌现出一大批美术(měishù)青年,撑起现代烟台美术的一片天(tiān)。

梁坤生在沈阳奉天美术专门学校学习时,深受创办人兼校长、共产党员韩乐然的影响(yǐngxiǎng),坚决(jiānjué)抗击日本侵略者,暗中帮助共产党地下组织。

1936年6月(yuè),曹漫之、李耀文、王骏超等(děng)人在荣成成立河山(héshān)话剧社,排练(páiliàn)田汉的《湖上的悲剧》等剧目,以文艺形式宣传抗日救亡运动。梁坤生积极支持河山话剧社的活动,专门为河山话剧社设计社徽。他把被日本侵占的东三省用黑色表示,暗喻国土已经(yǐjīng)沦陷,其余疆土则用白色表示,抒发了国人抵抗外族侵略的愤懑之情,号召同胞勿忘国耻,以鲜血捍卫民族尊严(mínzúzūnyán)。

七七事变后,梁坤生借着夫人邱惜晨护士家属的身份离开烟台奔赴延安。他被安排从事宣传教育,夫人邱惜晨则被分配到野战医疗队。1938年冬,鲁迅艺术学院木刻研究班组织成立(chénglì)鲁艺木刻工作团(gōngzuòtuán),由胡一川、罗工柳、彦涵、华山等(děng)人组成。在烟台中学当过(guò)美术教员的经历,让梁坤生的专业能力和政治素养得到组织认可。他加入鲁艺木刻工作团后,绘制了(le)《抗日十大任务》等大量木刻组画,以及其他饱含政治内容的版画作品(zuòpǐn),部队通过敌后武工队带到敌占区,甚至将画贴(huàtiē)到敌人的碉堡(diāobǎo)上,给侵略军以极大震慑。

1941年,梁坤生来到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宣传部。当年夏天,他同(tātóng)熊雪夫、高帆在晋冀鲁豫根据地(dì)创办了《战场(zhànchǎng)(zhànchǎng)画报》,刘伯承、邓小平为画报题词。最初,《战场画报》是单张4开石印,1942年5月以后,改成8开本。画报曾逼真地绘制(huìzhì)了火烧阳明堡(yángmíngbǎo)飞机场、响堂铺战斗等内容,宣传一二九师将领和民兵英雄的事迹,深受广大指战员和民兵的喜爱。

1942年7月,鲁艺木刻工作团部分成员回到(dào)延安,很多成员分散到报社、木刻工厂(gōngchǎng)等单位,梁坤生、艾炎、熊雪夫等则在一二九师又组建了“木刻工作队”,为部队出版刊物绘制插图,使得出版物图文并茂(túwénbìngmào)。1942年春,刘伯承接受了校译《合同(hétóng)战术》上部的(de)任务。《合同战术》是苏联军事作家施米尔乐夫根据苏联红军战争条令写下的一部专著,享有较高的声誉。刘伯承随即挑选(tiāoxuǎn)王智涛、陈雷(chénléi)、梁坤生三人协助校译,梁坤生已经成为一二九师的丹青妙手,他(tā)承担全书的绘图工作,为新书增色不少。

刘伯承在《合同战术》的(de)译版序言中,曾特别提及“本书(běnshū)全部画图是梁坤生同志绘的”。这三年,梁坤生等辗转活动于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以木刻为武器进行宣传(xuānchuán),播下了革命美术的火种。

梁坤生(liángkūnshēng)创作大量版画插图,生动再现了晋冀鲁豫(jìnjìlǔyù)根据地的战斗,对鼓舞军民斗志做出了独特贡献。

1948年1月1日,梁坤生配插图的《十八勇士(yǒngshì)》正式出版,该书内容源于战地记者白刃于1941年5月采写的中篇纪实作品(zuòpǐn)。《十八勇士》图文并茂地讲述了青口十八勇士的英雄事迹(yīngxióngshìjì)。

1941年3月26日黎明前,我军在圆满完成战役计划后撤出青口,6团1营1连7班长原飞友带领战友掩护主力(zhǔlì)撤退时,被从(cóng)新浦赶来增援的日军包围。原飞友与赵本源带领未能及时撤出的2班战友汇合,18名勇士(yǒngshì)合力抗敌,拖住援敌主力,掩护部队转移,最后被敌人逮捕,宁死不屈(nìngsǐbùqū)。梁坤生的插图生动再现了(le)(le)“十八勇士”对强敌毫不畏惧,哪怕寡不敌众也要浴血鏖战、前仆后继的情节,讴歌了“十八勇士”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的英雄事迹(yīngxióngshìjì)。

《十八勇士》出版后(hòu),极大地鼓舞了(le)广大抗日军民,成为万千革命英雄的精神食粮,其插图为中国新兴木刻走向民族化、大众化进行了成功(chénggōng)的探索。

1954年,河北邯郸(hándān)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内(nèi)的(de)(de)烈士纪念堂落成,梁坤生负责为陵园创作晋冀鲁豫的革命场景。他绘制了《夜袭阳明堡》《平汉战役的胜利》《军民收割》《人民支前》《战斗(zhàndòu)(zhàndòu)在青纱帐(qīngshāzhàng)》等大型油画,其中的《夜袭阳明堡》,生动再现了阳明堡战斗中,八路军在山西代县以南夜袭日军(rìjūn)飞机场的战斗场景。梁坤生借用正在燃烧、爆炸的敌机,被(bèi)击毙的日军,左手持枪、右手高举手榴弹的八路军战士的背影,彰显革命军人英勇无畏、出奇制胜的场景。1959年6月4日,梁坤生绘制的作品在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展出,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赞赏。

1970年(nián),64岁的(de)梁坤生匆匆走完(wán)他的人生,这位籍贯烟台的传奇红色画家,不仅创办了烟台的西画(xīhuà)社,培养了大量美术人才,更将青春年华与满腔热情倾注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留下了大量的木刻、插图及美术作品,成为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响当当的知名画家。

《韩乐然创办奉天美专》,见2016年8月(yuè)1日《党史纵横》;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niánbǎn);

《抗战时期(kàngzhànshíqī)的“本土西行”与中国美术(měishù)的现代化》,见2025年04期《美术》;

《缅怀三十年代烟台美术界的师长》,烟台市(yāntáishì)文化局(wénhuàjú)史志办公室编印;

《山东(shāndōng)抗日根据地的文化》,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翻译通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yuè)版;

《中国(zhōngguó)新兴版画五十年选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

《晋冀鲁豫边区(biānqū)文艺史》,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1999年8月版。

评论:黄金产业的迭代升级密码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