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汤阴县:科技赋能“三资”监管守好集体资源“家底”

体育正文 271 0

汤阴县:科技赋能“三资”监管守好集体资源“家底”

汤阴县:科技赋能“三资”监管守好集体资源“家底”

大象新闻记者(xīnwénjìzhě) 于艳彬 通讯员 程小卫 孟宪敏

近日,汤阴县古贤镇南士昌村的(de)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村干部们走村入户、实地丈量土地、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秉持 “群众(qúnzhòng)的事情群众定”原则,对集体(jítǐ)机动地开展清理整顿(zhěngdùn)工作。此次行动共清理整顿集体机动地116.25亩,完善合同(hétóng)26份,收缴拖欠费用10.3万元。这一扎实有效的举措,正是该县运用科技手段赋能农村(nóngcūn)集体资源监管的生动缩影。

长期(chángqī)以来,农村(nóngcūn)集体机动地管理存在底数不清、权属混乱(hùnluàn)、发包不规范等(děng) “老大难” 问题,群众对此反映强烈。“长期包”“低价包”“权力包” 及无偿占用等乱象,不仅损害了(le)集体利益,也影响了基层治理的(de)公信力。为根治这些顽疾,汤阴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以农村集体机动地整治为重要切入口,联合县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创新建设村集体机动地大数据监管平台(píngtái),向农村集体资源管理的痛点难点问题“亮剑”。

该平台以高清卫星影像为“底座(dǐzuò)”,叠加整合全县土地确权、三调数据等关键信息,统一入库。土地性质、利用现状、合同情况在平台上“一图通览”,更可通过智能(zhìnéng)算法自动筛查矛盾症结。在首批试点的五陵、任固和伏道三镇,平台一经启用便精准揪出7类问题:涉及(shèjí)未履行议事程序1.82万亩,无书面合同9823亩,违规占用的4296亩土地在大数据加持下也无所遁形(wúsuǒdùnxíng)。平台创新构建监督(jiāndū)与(yǔ)管理 “双轨并行” 运行机制。主管部门负责动态(dòngtài)更新管理信息,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纪检监察机构则(zé)聚焦资料真实性和整改成效,开展穿透式监督,坚决(jiānjué)杜绝弄虚作假、蒙混过关等行为。此外,平台还具备智能比(bǐ)对功能,能够自动比对承包人信息与监察对象关联情况,督促特殊身份人员带头整改,让监督更具(gèngjù)靶向性和精准性。

“自从监管平台上(shàng)线,村里的每一寸土地(tǔdì)都清晰呈现在图账上,合同签订更加公平透明,群众心里踏实(tàshí),我们村干部开展工作也更有(yǒu)底气了!” 任固镇杜故城村党支部书记杜文兵深有感触地说。目前,平台数据已与各村公开渠道实现联通,合同文本、地块现状(xiànzhuàng)等信息及时向全体村民公开公示。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随着(suízhe)监督的不断强化和(hé)信息的透明公开,2025年以来,全县涉农信访量同比大幅降低59.57%,职能部门和基层干部的公信力得到显著提升。

通过“线上系统监督+线下‘一村一策’整改”的(de)精准闭环,全县已累计盘活低效机动地超万亩,追回拖欠(tuōqiàn)承包款 912 万元。这些被“唤醒”的集体资产,正持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fúzhǐ),为人居环境整治、困难学生(xuéshēng)资助、养老帮扶等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与此同时,全县严肃查处集体土地违规问题60件,处理86 人,其中给予党纪(dǎngjì)政务处分59人,形成了强大(qiángdà)的震慑效应。

“我们将持续完善平台功能,既要当下(xià)(dāngxià)见真效,更要长远立机制,让集体(jítǐ)家底真正在阳光下增厚,农民权益在公平中增值!”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科技赋能基层治理的(de)路越走越宽,它守护的不仅是万顷良田,更是集体资产阳光下公平流转的信赖基石,让每(měi)一位村民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汤阴县:科技赋能“三资”监管守好集体资源“家底”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